第十五章资产的核算
第一节流动资产的核算
一、 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核算
(一)例2,P241其贷:拨入经费应改为财政补助收入。
(二)例5,P241借:材料。请与行政单位会计的“库存材料”区别。
(三)外币银行存款明细帐可采用六栏式明细帐。P242
(四) 注意教材对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与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使用管理费用与事业支出上不同处。P244
二、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
(一)注意理解“应收帐款”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无异。P244
(二)P245的例1,贷方科目的“经营收入”,(我认为不妥,因为“医疗门诊收入”是医院的专业业务收入,应为“事业收入”)
(三)P245的例3,贷方科目的“基本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应为“经营收入”
(四)P246第三段的第二行“基本业务收入”应改为“经营收入”。
(五)P246利息收入贷记“其他收入”或“管理费用”帐户。请结合P237科目表注意其运用上的区别。
(六)P247注意贴现计算公式。注意到汇票的到期值与汇票面值的区别。作为计算题来掌握。(全书涉及计算的题目可不多的)★★★★★
(七)P248注意医院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科研单位对贴现息会计处理科目的区别。
(八)P249理解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九)P251事业单位的坏帐处理的方法。不提坏帐准备,发生时直接列为支出。
(十)P251预付款项的内容包括哪两项。
(十一) P252例2,既是图书且价值还高,则应作固定资产核算,则同时还应增设一笔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
(十二) P252例4,按是预付帐款科目的使用办法。补付时也应通过该科目使用。所以,其分录应为:借:材料46900;贷:预付帐款46900.这时出现的贷方余额900即为负债(应付帐款)。
(十三) P252的“待摊费用”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所以都是经营活动过程的反映。这样就不难理解其例子的费用或是支出科目的运用了。
三、 存货的核算
(一)P254材料的入帐价值的确定。(注意:与行政单位会计的区别,?运杂费如何处理;增值税又如何处理)请比较P169例1与P255例1在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二) 科目的设置:事业单位是“材料”,行政单位是“库存材料”。在运用上要有区别。
(三)P255最后一段“事业单位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发现盘盈、盘亏等情况,按照实际成本价,报经领导批准后,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我认为不妥,既已批准又如何能待处理呢?所以,应增列或减少支出。
(四)P256例1其分录的金额应为360000,而不是320000.
(五)P256例3盘盈时的分录应贷记“事业支出”而不是“营业支出”
(六)库存商品的核算P257,医院药品的核算“药库药品”(按批发价核算)“药房药品”(按售价核算)“药品进销差价”(两者差价),即采用售价核算法。
(七) P258例2,我个人认为分录应为:借药库药品5400贷银行存款5400.(按教材的作法属提前确认收入,不符合谨慎原则,退一步讲,若一定要体现此差价,也应通过进销差价科目反映,而不应体现为收入)。但教材此种作法与P259的例6及P257中所提到的“药库药品”按批发价核算对应。因此,考试时,请按教材作法答题较好。即药库药品严格按批发价入帐,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其差额作为“其他收入”处理。
(八)P258例4,对于其代垫运杂费300元的处理,若采用售价核算法,则应作为期间费用,不应作为药品成本。(?)
(九)P259例7,货记“经营收入”作法不妥。
(十)P259例8,贷记“其他支出”理应作为“经营支出”
(十一) 月末,需将售价反映的库存商品核算的调整为实际成本。故应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方法有两种P261.
(十二) 综合差价率法和综合加成率法P261掌握计算方法。P261
第二节对外投资的核算
一、 对外投资的种类及管理
P263,注意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种类比政府会计对外投资的种类增加了股票投资,其他投资。且在债券投资上,其投资的品种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国家发行的债券上,还包括企业(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二、 对外投资的核算
(一)记忆各种对外投资的入帐价格P264.注意(3)将“投出材料平均单价乘数量加上应缴销项税入帐”有误。应是按投出材料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再考虑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祥见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二)结合会计科目说明熟悉帐务处理。P265.注意别忘了“事业基金”分录。教材的例4、5分录处理都没有考虑到事业基金的处理,应以补足。
(三)注意P266的例6.合同协议价与材料的帐面价和销项税(一般红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则含税)之间的差额应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同时按材料的帐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 固定资产分类与计价
(一) 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联系行政单位会计的固定资产标准一起记忆。两者一样。
(二)P268单项价值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的,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可作固定资产管理的两种情况。
(三)P269最后一段: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对事业单位从事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占用事业单位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应当参照企业的折旧制度,提取修购基金,所提取的修购基金与其他渠道提取的修购基金集中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
(四)P270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请注意(1)、(2)两种情况的核算。
(五)P271例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六)P272例4;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所以,其批准转销时,应贷记:固定基金,而不是贷记经营支出。
(七) P273第三、四段。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按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残值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教材“在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按减少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由于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则不存在净值,应是原值。)结合例1、2.
(八)P274出售固定资产所得的资金应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同时,再冲减,“固定基金”。例1.将例1中的冲减“固定基金”分录中的借方“固定资产基金”改为“固定基金”。
(九)P275折旧的核算三种办法及具体做法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核算
一、 无形资产的三个特点:P277
一、 注意P277是土地使用权,不是土地所有权
一、 P278注意无形资产的摊销。两种情况:实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单位及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在摊销上的区别。一个是分期摊销,一个是一次摊销。各种无形资产应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时,应一次记入“事业支出”科目,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应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一、 P279例2每月摊销时,其借记管理费用,按制度解释则应作为“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