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薪酬模式
★常见的薪酬模式有:
一、职位工资制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多的是职位工资制(单选)
此种薪酬模式,主要依据职位在组织内部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
优点:1、同岗同酬,内部公平性比较强。2、职位晋升,薪级也是晋级,调动了员工努力工作以争取晋升机会的积极性。
缺点:1、如员工长期得不到晋升,将影响其工作积极性。2、缺乏竞争性、灵活性、不利于保留和吸引人才。
二、技能工资制 这种模式将人的资质作为确定工资等级结构的主要依据(单选)
这种薪酬模式,适合于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组织(单选)
三、绩效工资制在确定薪酬时,主要依据绩效结果。
绩效工资制同样存在问题:(简答题)
1、对员工而言,绩效工资制存在着风险,收入不稳定。
2、绩效与能力和态度并不完全相等。
3、绩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与个人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市场、环境、组织系统、工具设备、同事合作等都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
4、很多常规工作、基础工作并不直接与绩效相联系,很难用绩效衡量。
5、导致机会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追求短期的绩效,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四、计时工资制 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付给报酬的工资制度。
五、计件工资制
计件工资制是把员工的报酬同其产量(件数)直接挂钩,以劳动定额为标准,预先规定计件单价来计算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通常也是针对操作性工人而使用,另外营销人员根据销售额获得的工资也是计件工资的一种形式。
1、计件工资的优点和特点:(简答题)
①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的联系在一起。
②计件工资的计算与分配的实现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透明度。
③工资收入直接取决于员工在单位时间内的合格产品数量,因此可以刺激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提高生产率。
2、计件工资制的缺点:
①劳动者很多劳动成果无法很直接体现在产品或销售额上。
②员工往往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的精益求精、品种、消耗、利润等指标。
③在单位处于盈亏分界点或利润为负值时,产品越多亏损越大,计件工资难以为继。
④容易出现对所干工作的技术复杂、熟练、精确及繁重等不同方面的要求,造成老员工和经验丰富者积极性降低。
⑤由于单位经济效益下降,造成计件单价下降,将直接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甚至使生产陷入恶性循环。
整体薪酬激励计划主要有两种方式:1、以节约成本为基础 ;2、以分享利润为基础
一、斯坎伦计划
1、这是组织对员工在成本降低方面做出贡献进行奖励的激励计划,它是由约瑟夫斯坎伦在1937年提出的。
2、斯坎伦计划更乐于将员工看成是合伙人而不仅仅是完成组织交付任务的劳动工具。
3、斯坎伦计划是通过劳动成本的节约情况对员工进行奖励的,当劳动成本占该成本所产生的销售额的比率低于某一特定的标准时,组织和员工就可以共同分享节约所得。
4、斯坎伦计划的四项最基本的原则:1)一致性 2)能力 3)参与制 4)公平性
5、所以该奖励计划适用于组织规模较小而产品线及成本较为稳定的组织。
二、拉克计划 它的假设是:工人的工资总额保持在工业生产总值的一个固定水平上。
拉克计划主张研究组织过支几年的记录,以其中工资总额占生产价值(净产值)的比例为标准比例,以确定奖金的数目。
三、收益分享计划
1、鼓励员工共同努力以达到组织的生产率目标,同时在员工和组织之间分享成本削减带来的额外收益。
2、斯坎伦计划是收益分享计划的早期形式。
3、收益分享计划与利润分享计划的相同:收益分享计划也鼓励员工在以个人绩效为导向的报酬计划下,去追求更大范围的目标,但是,收益分享计划更多的是像个人奖励计划那样对员工进行激励。
四、利润分享计划
1、根据这个计划,如果组织利润超过某个最低水平,员工们就可以获得奖金。奖金数量是超额利润的某个百分比。
2、在实施利润分享计划时,组织面考虑三方面的问题:①员工分享利润的比例 ②分配方式③支付形式 (多选)
3、一般组织在制定利润分享计划时就会明确一个具体的利润分配总额,员工可以分享利润的5%~50%不等的数额。
4、利润分享计划可以采用现金现付制或递延制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多选)
5、在某些国家,员工离开组织时若尚未退休,则这笔奖金不会发给员工,这对员工的跳槽形成了约束。
6、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区别在于:(简答题)
利润分享计划是按照组织收入制定的某一公式来分配报酬;使用某一群体或工厂的绩效衡量因素。
收益分享计划是根据组织利润制定的某一共识来分配报酬,可以用现金支付,也可用股权代替现金;使用组织层面上的绩效衡量因素。
五、员工持股计划
1、员工持股计划与风险资本被认为是带动硅谷高速成长的两部发动机。
2、员工持股计划是向员工提供组织股票所有权的计划。选择这种计划的组织一般是上市组织,也包括内部发行股票的组织,这是目前在激励员工方面应用最普遍的员工所有权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财产组织形式。
3、在国内,由于长期以来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员工持股的管理和动作进行指导和规范,国内组织的员工持股计划还停留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并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形式。
4、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简答题)
①让员工分担组织的风险②让员工分享组织的成功③奖励为组织持续贡献的员工,让其不断地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④不断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
5、员工持股的激励力度大于其他报酬形式的原因有:①其回报的长期性 ②其回报的不确定性 ③有足够大的倾斜度
六、股票期权计划
股票期权是指明组织的所有者在组织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达到一定的要求时,对其在一定时期内可购得或奖励适当数量组织股份的一种长期奖励方式。可以分为非激励型股票期和激励型股票期权两种。
员工持股计划与股票期权的对比,员工持股计划面向组织全体员工;股票期权所激励的只是组织的少数高层经营者。
七、其他
其它的计划:1、风险工资计划 2、平衡记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