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一)概念
(1)人力资源:指从事现代化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力,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发挥着一定劳动功能的人。
(2)人才:指在人力资源中,那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对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
(3)企业人才:指在企业人力资源中,那些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业务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4)企业人才资源战略: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三)人才的基本特征
(1)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劳动
(2)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智能
(3)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对本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人才的基本素质(德;学;才;识;体)
(五)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
(1)科学技术型
(2)经营管理型
(3)政工、企业文化工作型
(4)行政管理型
(六)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战略
(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引进人才;借用人才;招聘人才;自主培养;定向培养;鼓励自学成才)
(2)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层次;学科;职能;智能;能级;年龄)
(3)使用人才战略(任人唯贤;岗位轮换;台阶提升;职务、资格双轨;权利委让;破格提拔)
(七)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政策
(2)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发育状况
(3)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4)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水平
(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情况
(八)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
(1)人才的发现
A.树立爱才之心
B.提高识才之能
C.具备护才之胆
D.掌握选才之法
(2)人才的激励(物质;精神;荣誉;工作)
第十八章企业文化战略
(一)概念
(1)企业文化: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向自然索取,与社会交往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企业文化战略: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取得职工共识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经营哲学、道德风范、行为准则等,进行完善、提高,以指导企业发展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二)企业文化提出的背景
(1)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职工构成的变化,智力型职工比重增大
(2)企业管理中软要素的作用增大
(3)企业经营领域扩大化,经营领域多角化,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加,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外部的压力加大
(三)企业文化的特点(隐形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
(四)企业文化的作用(导向;凝聚;规范)
(五)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文化战略方案
(1)企业产品形象战略
(2)企业职工形象战略
(3)企业家形象战略
(4)职工榜样战略
(5)文明生产战略
(6)企业员工共同信念战略(最核心的,主导作用)
(7)企业凝聚力战略
(8)企业形象战略(最根本的战略,是一个指导战略)
(六)进行企业文化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企业技术进步状况
(2)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和道德状况
(3)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4)企业家和员工队伍的素质状况
(5)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及其战略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