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多选)现代西方民主的三大支柱:政党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
■(多选)政党的特征:①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②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③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④有自己的政治纲领。⑤与政权密不可分。
■(多选)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反对党、在野党。
■(多选)政党的功能:①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②集中阶级意志。③行使国家权力。
■(多选)资本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①标榜“超阶级性”。②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③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④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⑤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
■(多选)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
①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②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其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③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多选)两党制的类型:①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②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多选)两党制的特点:①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②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③两党制宜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多选)多党制的类型:①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②多元并存的多党制。③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多选)一党独大类型的国家:印度国大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日本自民党。
■(多选)法西斯一党制的4个特点:①国内唯一一党的合法存在;②一党制建立在党魁个人独裁的基础上;③国家的统治依恐怖和暴力来维持,把国家的暴力特征和专政性质推向极端;④实行政党合一的政权形式。
■(简答)压力集团与政党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①政党具有政治纲领,以掌握政权为主要目标;压力集团没有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也没有直接掌权的要求。
②政党把组织选举作为自己活动的主要领域,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压力集团有时也积极参与选举活动,但并不提出自己的候选人。
③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压力集团则代表某一集团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它强调的只是某个群体的特殊利益。
④政党在某种意义上是间接地、隐蔽地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压力集团则明确、直接地表达并采取各种手法去实现集团的利益。
■(简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①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②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③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④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⑤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多选)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当地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来实现的。
■(重点简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①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②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③宪法和法律是个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多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组织功能、参政功能、民主监督功能、教育功能。
第十章 政治文化
■(简答)政治文化的含义:
①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同政治活动的主体相一致的,既有团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既指普通公民,也指政治团体和其他的社会团体。②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倾向,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的产物。③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人与政治体系既政治过程的关系;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间的关系。④政治文化的内容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内容。
■(简答)政治文化的特点:①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简答)政治文化的功能:①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②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③影响政治过程。
④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多选)政治文化的类型:
①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②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③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④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多选)政治文化结构构成: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重简)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①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②培养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③对反社会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简答)坚持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遵循的原则:①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②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③要为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④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⑤要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坚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