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登快阁)一诗典故运用的特点
答:此诗用典精妙隐密,往住于一诗中可令读者联想到很多,如痴儿了却公家事中‘痴儿’用《晋书·付威传)中的典故,包括了自嘲,自许、自快等数重意思.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饮美酒横,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造成了诗的顿挫和语义的沉郁。
30、山谷词的两种不同风貌
早年词作多写男性对女色的倾心和离别相思之情,词语冶艳俚俗,颇近柳永,晚年词作是一些比较严肃的言志之作,同时又受苏轼词风的影响,故能摆脱前期艳词的婉转绸缪之态,而转为以诗为词,苍劲峻峭而直率自然。
31、陈师道后山体的特征
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其诗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被称为后山体,诗至后山体,可以说已走入仄径穷途,既无意于华采,又不能驰骋才气,无才无华,就只剩下瘦硬了,但后山体的五言之佳者,往往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而有骨,尽力而无痕,学老杜而得其神髓,达到了至情无文的高妙境界。
32、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因一味学山谷体的瘦硬,无意于华采,又不能驰骋才气,故其诗瘦硬而不通神,可谓走入仄径穷途。不过,陈师道也有一些不一味以简缩字句为工的诗,语拙味永,瘦而有骨,尽力而无痕,深得老杜诗之神髓,诗境则又出黄庭坚之上。
33、陈与义诗歌艺术特色
陈与义的诗歌创作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⑴前期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诗风明净,风格清新可喜。善于用简洁的白描手法、凝练流动的语言,捕捉瞬间意象,在闲淡处取神,饶有情韵。⑵南渡之后对学杜有了更深认识,多寄托遥深之作,诗风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尤其是晚期七言律诗,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弘,突破了江西诗派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
34、简斋体的艺术独创性和贡献
⑴后期的诗歌创作比较接近杜甫的七言律诗,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弘,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⑵简斋体能避免江西诗风流行带来的弊端,自创新格,给当时笼罩在江西诗派影响之下的整个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对宋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5、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
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三是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关系。
36、吕本中诗歌创作中的“活法”说对宋诗发展的作用
吕本中诗学江西而主于自然,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讲究“活法”与“悟入”。所谓“活法”,即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有定法而无定法。这对于习惯循规蹈矩、恪守师训的江西诗派不啻为一种新的生命力。吕本中提倡“活法”,是在有意识地将“山谷体”代表的江西诗派的“有意于文者之法”和东坡体的“无意于文者之法”辩证地统一起来。故“活法”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的精神,能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病,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美”的新途径。
37、韩驹诗的特点:
早年师法苏轼,其论禅语可能受到苏轼的影响,但他又濡染江西,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讲究锤字炼字,近于黄庭坚而不近于苏轼。总之,他对苏、黄两家都有所继承,能将作诗的剪切锤炼之功,寓于流动朗畅的气格中。
38、曾畿诗的特点:
属于江西派,在拗体、咏物重神似等方面都爱到黄庭坚的影响,但他又受到吕本中的影响,作诗时不用奇字、僻韵,少用典故,故一般都写得较为明快畅达,形成活泼流动的风格。
39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⑴晏殊是北宋初期词家的始祖,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他的词从五代小词脱胎而来,风格接近南唐词人,但他抒情的温文尔雅处,别有一番曼妙含蓄的境界,柔婉而富有诗意,透出作者雍容闲雅的生活态度,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⑵晏殊词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情中有思的平淡意境,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惆怅感伤。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和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堪称典范作品。
40、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⑴欧阳修的词大体呈现两种风格,一是深婉含蓄,一是清新舒隽。较之晏殊,欧词在题材、格调、艺术手法上都有更多的拓展和独创,开宋词士大夫化的风气。⑵综观欧阳修词,既有精制的小令,以缠绵而旷达的笔调,表现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赏爱深情以及对酒当歌时生命无常的悲慨,形成细腻沉着而又豪放旷达的特殊风格,使词风向清空舒隽方面发展;又有新兴的慢词,写离别相思、男女恋情,多用慢词长调,通俗淫艳、泼辣直露;既有士大夫文学“雅”的一面,把坎坷仕途的人生感受寄寓于词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宦途风波和地方风情,也有吸收民间文学风味,描写女子豆蔻相思和艳情的随“俗”的一面,感情不加掩饰地流露于字里行间,词风清新,自然真率。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是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