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 浏览文章

自考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5

2016/5/27 10:10:510人浏览0评论

59《社会民主党人报》以及马、恩对它的关心指导?德国工人运动中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的机关报。1863年创办。马、恩曾在该报发表过文章,后因该报坚持错误主张并吹捧普鲁士王朝,便与之断绝关系。1871年改名为《新社会民主党人报》,除奉行机会主义路线外,还宣扬个人崇拜。拉萨尔还曾建议俾斯麦限制人民的言论和新闻自由。这些观点遭到马、恩的批评。该报到1876年停刊。    1879年9月28日,在马、恩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下,《社》作为德国社民党中央机关报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后迁伦敦。系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报纸出版期间,马、恩不断给以关心和指导,使《社》高举正义旗帜,同俾斯麦政府的反动政策,同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坚持了无产阶级的策略纲领。《社》在《非常法》期间出色的宣传活动,使它成为当时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它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报纸。1890年《非常法》废除后,《社会民主党人报》完成使命,自动停刊。

60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这一时期德国的无产阶级报纸已经发展到党报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这些报刊活动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党报的性质、任务、办报方针有过许多论述,内容十分丰富。(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61《横滨每日新闻》?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诞生的标志。1870年4月在神奈川县令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于横滨。该报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有关横滨的经济新闻颇受关东一带工商业者的欢迎。

62从政论报纸至政党报纸演变梗概?1877年以后,日本民间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民权派对立面被称为官权派,很多报纸成为"政论报纸"。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报纸卷入了对立派别的交锋。这些政党报纸围着制宪和政治体制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政府担心这种争论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社会运动,因而采取两手政策加以干预:一方面,修改报纸条例,加强对报业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对当局持反对态度的自由党和改进党。

63《读卖新闻》?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1874年创办于东京,创办人为子安峻等。初为隔日刊,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居东京各报之首。后来随民权运动的勃兴,也逐渐带有政治色彩,成为改进党系统的报纸。但受政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尽管如此,随着政党活动的终止,该报的发行量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1886年起,《读卖》开始刷新版面,大量刊登文学作品,是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

64.《朝日新闻》?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1879年创办于大阪,创办人木村滕。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该报由村山龙平和上野理一接手后,经营得当,发展一直比较顺利,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65明治维新对日本报业发展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国内交通日渐发达;2.火车轮船逐步出现3.邮政制度开始建立;

66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②报业社会化③报业垄断开始发展。近代报业转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①“一城一报”现象日渐普遍。②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加深。出现“超级报团”,跨媒介、跨行业垄断,跨国、跨地区垄断。出现多种垄断组织形式: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跨国集团。

67.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背景和标志?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近代报业逐步向现代报业过渡。这一过渡时期的特点是:A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的主体。B报纸面向大众发行,销量大增。C报纸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集中,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集团。这一时期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黄色新闻的泛滥和报团的出现。

68二战后报业发展新特点:形成了少数举足轻重的“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出现了跨媒体或跨行业的垄断;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和这些特点相对应,就有了多种垄断组织形式;(1)报业集团,两家以上相对独立的报纸的公司(2)传播集团。拥有极佳不同类别的传播媒介公司(3)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既经营传播媒介,又经营其他产业的公司(4)跨国集团。跨地区跨国界的国际性的报业或传播业垄断组织。

69二战后,报业垄断加剧的原因?A从经济上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财力雄厚、业务兴旺的报纸此能生存,通过不断吞并效益不佳的报纸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仍是现代西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又促使各行业超大公司不断追求规模效益,以争夺世界市场。B从技术上看,高科技设备和节目制作成本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财力有限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此外,竞争又都是围绕新型产业展开的,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创造了条件。C从政治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调整产业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松管制、鼓励竞争,尤其在金融、电信、广播电视、航空等方面,为企业兼并提供了政策依据。

70报业垄断化的影响?①越来越多的报纸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②竞争引发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③报团老板大都是垄断资本家,他们和金融界、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涉足其中,大财团通过融资、控股、互派董事等方式,深深介入报纸的运作,使之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④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和“信息过剩”,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新闻秩序的呼声得不到回应。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