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系统实施与评价
◆、系统实施:
软硬件准备
程序设计
系统测试
用户培训
系统转换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依据: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文档
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速成原型法、面向对象法
尽量采用已有的工具和程序
明确系统的功能 结构 边界
明确程序的功能与关心
提高阅读性和可维护性
◆、衡量程序指标
过去主要是 程序的正确和效率,这是对小程序正确。对大程序,看中可维护性、可靠性、可阅读性,其次才是效率。
可维护性 可靠性 可阅读性 效率
◆、系统调试:调试的目的不是证明程序的正确,而是尽量发现错误
步骤:
1:单元测试:单元是指程序中的一个模块或一个子程序,主要目的是使每个单元都能独立运行
2、集成测试: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组装测试,主要目的是保证单元借口的完整性、一致性,人机界面及各种通信接口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3、系统测试:是将信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环境等综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协调运行
4、综合测试:测试新系统是否和其他相关系统和环境兼容,运行时间,所需要的存储容量,用户操作,通信能力以及系统运行的瓶颈、
◆、测试方法:
人工复查:是指某个编程人员检查自己编写的程序
走查与会审:走查:是指测试人员通过人工测试方法检查程序中的错误,会审:是将编程人员的讲解与走查结合在一起
黑盒测试(功能测试):将被测程序看做黑盒子,不考虑内部程序结构域处理工程。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将被测程序看做透明的白盒子,该方法按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选定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
◆、用户培训的主要对象:
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系统操作员的培训
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
◆、系统切换:
直接转换
并行转换
分段转换
◆、文档: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
文档分为:用户文档、开发文档、管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