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4121中国文化导论 - 浏览文章

04121中国文化导论笔记2

2016/5/30 16:31:570人浏览0评论

第二章

(1)试述佛教寺院大雄宝殿的主尊释迦摩尼佛的配置情况。

天王殿再往北,就是正殿,俗称“大殿”,正名“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教教主释迦摩尼道德、法力的尊称。大殿供奉的主要佛像称为“本尊”(又称主尊)、随着各时代尊崇的不同和佛教内部的各宗派之不同,出现了多种情况,单就数量上讲就有一、三、五、七尊之别。

大雄宝殿的配置,有释迦摩尼佛(或  卢佛、接引佛)的一尊像、三尊佛、五方佛像等多种情况。

 

(2)试述慧能生平经历及其主要成就。

1.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靠卖柴为生。前往湖北黄梅参礼五祖,在五祖门下做了一名行者。大约十六年后,至广州法性寺,正值因宗法师讲《涅槃经》,于是慧能在法性寺正式剃度出家。两个月后,慧能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升座讲法。

2.慧能移住曹溪宝林寺,在那里她开坛讲法,教授徒弟,宣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主张,一时信徒云集。从此以后,慧能在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影响很大。武则天、唐中宗层先后召其入京,均被他婉言谢绝。

 

(3)试述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典型配置。

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大致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东西配殿则有珈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的生活区,建有僧房、斋堂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已容纳四海之来者而得名。

 

(4)试论王重阳创立全真道的过程极其理论。

1.他首先宣称在甘河“遇仙”得到秘诀。接着在南时村筑墓,住在墓穴中两年多,称为“活死人墓”。又迁居刘蒋村北,寓居水中央。在山东,他的传道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他先后收了马钰,王处一等七个弟子,后世尊称“北七真”;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了五个以“三教”命名的教会据点。当王重阳在山东宁海时自题其庵名为“全真堂”,因此自名其教为“全真道”。这两点标志着全真道的创立。

2.王重阳提倡儒、释、道三教融合,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把《道德经》《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作为全真教徒必修的经典。他以修心去欲为修道之本,主张先性后命,认为修道者如果能够除情去欲、心地清净、如此虽然身在凡间而心已入圣境。

 

第三章

(1)试论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和缺点。

1.编年体优点: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而且不会重复记载;缺点:以年为经,突出以时间为中心的历史发展顺序,可是记事却前后割裂,破坏了史事的完整性,一桩完全的史事,被年月日分隔成为许多碎片。

2.纪传体优点: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考见各类人物活动情况,有范围更宽广的历史容量,便于通观历史发展的复杂局面,另外也便于读者阅读。缺点:以人为主,虽是综合性的体例,有传、志、表等手段可以运用,对于时间、事类和人物等各方面都能兼顾到,但也有各部分之间相互重复和脱节的缺点,结果也是“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辩”、

 

(2)试论《资治通鉴》对编年体叙事方式的发展。

1.“提纲法”。司马光对此采用了“先提其纲而后原其详”的方法,这样就使得叙事眉目清楚,为学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追述法”。司马光对此往往于叙述本事前,用“初”、“先是”等笔法以追溯他的由来,使时间的始末一览而知。

3.“连类法”。凡叙述道历史事件的有关当事人时,《资治通鉴》对于有关的或同类的事和人,往往连同予记载。

4.带叙法。这种叙事法在编年史中也是颇为独特的,编年史鱿鱼体例的限制,很难达到如纪传史那样的“大端”与“细事”并举无遗。但司马光运用个中叙事方法采纪传之长,补编年之短,使《资治通鉴》的编写达到了更加完善的地步。

 

(3)试论《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1.《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首推的经典之作,因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的正式形成,也因此其作者司马迁被尊称为中国古代的“史学之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伟的通史。

3.《史记》为我国史书开创了纪传体的新体裁。

4.《史记》虽然主要记载的是属于帝王将相等统治阶级的事迹,但是司马迁在列传中,还记叙了不少游侠、刺客、货殖等下层社会的人物。

5.《史记》不仅是移步历史名著,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4)试论章学诚对中国古代学史的贡献。

1.章学诚对史学的贡献很大,主要表现在对当时脱离实际的学风的批判和关于史书修撰的看法上。

2.在史书修撰上,章学诚也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吧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又同时说明“撰述”的价值远高于“记注”,这是很正确的。

3.章学诚在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三长”还不够全面,治史者必须要有“史德”,他的“四长”说至今还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