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资金结构
一、资金结构是指在企业资金总额(资本总额)中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比例。最基本的资金结构是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不同的资金结构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后果。评价企业资金结构最佳状态的标准应该是股权收益最大化,也就是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需要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和筹资无差别点(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二、财务杠杆原理
(一)财务杠杆作用是指那些仅支付固定性资金成本的筹资方式(如债券、优先股、租赁等)对增加所有者(普通股持有者)收益的作用。因为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有一部分仅支付固定性资金成本(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租赁费等)的资金来源。当税息前利润增大时,在一般情况下,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性资金成本就相对减少,而使每一普通股分得的利润有所增加。
(二)了解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了财务杠杆系数,就可以根据税息前利润的增长率或增长额,计算出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增长率和增长额。在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情况下,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普通股每股利润将随经营收益的增长而有较快的增长,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成倍地增长;另外,普通股每股利润也将随经营收益的下降而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见财务杠杆系数又反映着筹资风险,即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筹资风险也越大。
三、筹资无差别点(又称每股利润无差别点)
筹资无差别点是指在采用两种不同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或自有资金利润率相等时的经营利润点及销售收入点。筹资无差别点是决定资金结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的取舍标准。当企业预测经营利润超过筹资无差别点经营利润时,可加大借入资金比例;当企业预测经营利润低于筹资无差别点经营利润时,可减少负债资金,绝对或相对增加自有资金。
利用无差别点调整资金结构即是将筹资无差别点和财务杠杆系数两者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资金结构。
其决策方法是:
(1)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所决定的资金需要量和预测经营收益,确定筹资无差别点的经营利润,并确定公司可否利用举债筹资方式。
(2)在不同的资金结构下,企业债券的利率和优先股的股利率是可能不相同的,因此,要计算不同筹资方案下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利润,以确定最优资金结构。
本节所述利用筹资无差别点安排资金结构,属于每股利润分析法;而上节所述利用资本成本的比较安排资金结构,则属于比较资金成本法,后者也是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筹资管理在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中涉及利用证券筹资的问题又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自考学员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研习本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