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0540外国文学史 - 浏览文章

正元教育2015年自考外国文学史考点之但丁的神学世界观

2015/11/16 10:58:310人浏览0评论

但丁的神学世界观与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在作品中的反映。 
  但丁是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他的世界观的矛盾反映在: 
  (1)在对待知识和理性方面 
  地狱、净界、天堂的构成,都源于基督教,《神曲》具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当人类感到迷惘和困惑时,只有在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的指引下,才能如愿以偿。但是,但丁却将通往天堂之路的向导授予古罗马异教徒维吉尔,在但丁看来,只有知识和理性才能引导人类走出迷惘和困境,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2)在对待爱情方面 
  一方面对禁欲主义有所否定(同情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恋情),但另一方面又按照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放在地狱里受罚。 
  (3)在爱国主义方面 
  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4)在对待教皇方面 
  书中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就宣布他一定要入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这些都说明,但丁还没有完全脱离宗教的桎梏。 
  《神曲》的艺术特色: 
  (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虽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诗人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导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也同时反应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斗争,反映了教皇和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神曲》分为3部,“地狱”、“炼狱”和“天堂”,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部。 
  (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 
  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 
  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 
  作品的结构:3部、33篇、3韵句,意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