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保障的涵义
我国: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
史柏年: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普遍性
2、强制性
3、共济性
4、不可逆性(刚性)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两个方面。
(一)社会功能
第一,社会稳定功能
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安全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第二,社会补偿功能
主要体现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两个方面。
(1)天灾使人丧失劳动力,政府提供资助;
(2)自身的生老病死、社会的失业等使收入中断。
第三,社会公平功能
首先,社会保障强调社会成员参与机会的公平性,在社会保障的实施中,不存在特殊阶层,只有建立在权利平等基础上的机会平等,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被强制地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次,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最后,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了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第一,调节经济功能
(1) 社会保障有助于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2) 社会保障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
第二,投入融资功能
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种保险费、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每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资本积累)。
第三,保护和配置劳动力
社会保障通过提供各种帮助而使这一部分社会成员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护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通过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要素的有效配置。
思考:社会保障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有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