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原理与职能
1.原理:指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教育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3.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因此,应该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基本原理)系统原理:教育管理活动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教育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对教育管理的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应该从整体着想对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同时,还必须明确,教育这个系统还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因为,又必须摆正教育系统同其他系统的关系。 .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系统原理,首先要注意把教育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一了解教育系统的要素,二分析结构,三研究联系,四弄清功能,五把握历史与发展。运动系统的三个原理: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
5..人本原理:做好人的工作 ,调动人的积级性,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教育管理的人体原理:是指教育是学校的主体,教育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6.动态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要明确管理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注意及时调节,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地实现动态原理。要求:注意动态性,做好领导工作,一应注意教育系统外部的变化,使教育系统不断适应外部的变化 ;二注意内部变化,包括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目标和学校管理目标。
7.效益原理:就是要在教育管理中讲究实效,使教育管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要求:一确立管理的效益观,使教育管理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二要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造条件办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
8.教育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9.职能类型:一计划职能(教育管理者在教育计划方面所承担和所发挥的作用);二法治职能(在教育立法和执法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三监督职能;四经营;五指导;六服务。
10.监督型行政:以指令性计划、经营、行政监督职能为主;指导型行政:指导、服务、法律监督为主。
11.中国:以指导性计划、指导服务、法律监督为主,指令性计划、经营管理、行政监督为辅的“指导——监督”型。要求:一强化立法职能;二强化指导服务职能(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注意完善领导的内部机制)
第三章 教育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1.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
2.教育管理原则与原理的关系:联系是,原则应以原理为基础,是原理的体现;区别是,原则是人的一种主观选择,两者既有可能统一,也有可能不一致。教育管理活动从本质上来,是国家意志和教育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体现。
3.基本原则:方向性(指我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注意: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进行教育改革;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科学性(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注意采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使教育管理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注意:一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两条基本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的政经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二要采用新的管理理论,特别是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规范性(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注意:一重视和加强教育立法;二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做到依法治教;三要建立健全教育法规实施的纪律检查监督机构);综合性(必须科学地组织和调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注意:一首先从整体出发;二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权变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有效性(要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效益,人财物时间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重要资源。注意:一提高用人的效益;二提高对财物的利用率;三提高时间利用率)
4.教育管理的方法:是指教育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5.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一法治(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二预测规划(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划本身的特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三组织调度的方法(是建立在权力和基础上由上级对下级下达必须遵照执行的任务、要求和命令的方法。正确的方法,要建立领导与被领导者,上级和下级这间的正确关系。首先要注意建立和健全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组织领导的渠道畅通);四经济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或方面指导、调节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方法,其中包括制定合理的教育经费政策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五激励的方法(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激发、调动教育人员积级性的方法。首先注意运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理论来调动积极性。途径:A通过提高教育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B通过把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与满足教育人员的合理物质需要结合起来。运用行为科学的注意:A要重视需要在人积极性中的作用;B要对教育人员当前的需要有一个总的估价,对教育人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激励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