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 浏览文章

自考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总结4

2016/5/26 17:23:590人浏览0评论

新青年

概况: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915号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由陈独秀主编。《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就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贡献: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思想。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一代青年。

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彻底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一代新人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

 

《湘江评论》

19197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4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大张旗鼓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毛泽东不仅精心编辑这张报纸,还在该报发表政论、述论、杂论将近40篇。其中,毛泽东撰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反映了毛泽东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8月上旬被湖南军阀武力查封。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1918104日,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发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

该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新闻周刊》,开办了两期新闻学研究班,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192012月以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停止了活动。

 

徐宝璜

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学家和教育家,1912年赴美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北京《晨报》编辑,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

1918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

所著的《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中则称徐宝璜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

1、政论的发展与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

《新青年》、《每周评论》及《湘江评论》等,一方面采用政论和新闻相结合的述评形式及时评论国内外大事,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倡导学理讨论自由,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报刊政论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

2、倡导新文风;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广泛运用。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是我国报刊文风一新。在《新青年》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同时《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

3、新闻业务的改进。

a、报纸版面编排改进,重要新闻做头条,重视标题制作,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

b、重视国际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开展;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得国内外消息、通讯社比重增加,并且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4、副刊和杂志革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出现了影响较大的四大著名副刊。他们弘扬民主科学,注重知识性,宗教、哲学、科学、美术各类稿件兼收并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短小生动,很吸引人。

5、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191810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标志着我国新闻研究教育事业的开端,该会出有《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聘有两名导师徐宝璜、邵飘萍。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