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经管类 - 6124旅游文化学 - 浏览文章

06124旅游文化学_复习资料1

2016/5/26 21:27:150人浏览0评论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1、综合性与大众性   2、地域性与民族性  3、直观性与自娱性

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学是研究旅游系统及相关要素的文化属性,以及由旅游行为所导致的文化动态联结、重叠中所表现的文化规律的学科。这也是旅游文化学研究选位的依据。简言之,旅游文化学就是研究旅游行为所引发的各种文化组成和规律的学科。

三、旅游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1、旅游文化系统

(1)旅游消费行为文化        (2)旅游产品开发文化

(3)旅游管理服务文化        (4) 地域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形态

(1)旅游行为表现            (2)旅游产品表现

(3)旅游服务形态表现        (4)区域旅游文化特色

 3、旅游文化功能

  (1)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过程的各个场景中,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是旅游文化功能表现;

  (2)功能结构主要研究旅游文化要素间具有一定目的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对结构的作用

 4、旅游文化发展与建设

  (1)理论方面:文化发展演变趋势对未来旅游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2)实践方面:对旅游中服务性文化进行正向引导、正确的选位与合理的规范,从而实现对旅游文化进行有效控制,建设有意义的旅游文化

四、旅游文化的内涵

    实质:旅游文化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主体出于自身的主观愿望,去寻找与自己想像中的闲适生活相对应的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同异文化发生接触、交流、碰撞,而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文化、过程性文化和符号性文化。

 1、旅游文化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趋势转变的背景中形成的;

 2、旅游文化是主体居于自身主观愿望和想象的创造性文化;

 3、旅游文化是主体同异文化接触、交流、碰撞的过程性文化;

 4、旅游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价值意义的符号性文化。

五、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满足了主体创造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塑造了主体的文化人格;

 2、凝聚主体创造精神的旅游文化作品大大丰富了文化的内容;

 3、旅游文化加速了目的地文化的演进;

 4、旅游文化激发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复制、再造与创新,强化了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族群的认同;

 5、旅游文化规范、控制与制约着旅游活动;

 6、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

  (1)、有助于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

  (3)、加速传统、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程。

 

六、旅游文化的构成

 1、旅游物质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旅游制度文化 (强制性和权威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独立性)

 3、旅游精神文化

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构成的核心。

七、旅游物质文化

 1、含义:旅游物质文化是指旅游文化中可辨识的文化物质实体,包括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所借助的物质手段,如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中的耗费物品以及吸引旅游文化主体(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物质类旅游资源。

 2、类型

  (1)、旅游资源类物质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

   “五味调和”:辛、酸、咸、苦、甘。

   “五艺调和”:色、香、味、形、艺。

中国的“共食”文化体现了集体分享主义,西方人的“分食”文化代表了个人的独享主义。

中国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和开放性、等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雅与俗的统一。

茶文化旅游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福建武夷山举办的岩茶节。

酒文化名称:绍兴

中国园林从居住者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中式园林和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式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2)、旅游设施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物质文化、旅游游览和娱乐设施)


关键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06124旅游文化学_复习资料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