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经管类 - 5722公共经济学 - 浏览文章

5722公共经济学考点资料10

2016/5/26 21:55:220人浏览0评论

第十章 赤字

一、赤字,也称财政赤字,指政府在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超过了它的税收和其他收入。

广义的政府预算约束,政府为实现各种目标而花费的总支出,必须等于政府的总收入。

狭义的政府预算约束,政府的总支出不许等于税收和其他收入。

二、政府赤字的可能后果:

(1)当期支出的部分负担直接落在后代人身上;

(2)发行债券可能会减少投资,从而间接地使后代人的境况恶化;

(3)外国债务可能因此而增加,这会降低为了的生活水平;

(4)政府的负储蓄没有被私人储蓄所抵消。

三、政府支出分为:公民权利支出、自主决定支出。

四、公民权力项目,指诸如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之类的项目。

自主决定项目,指那些政府按年度确定支出水平的项目。

五、公共权力支出与自制决定支出的关系

两者在一国的财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1)如果一国的政府支出基本上是自主决定支出,那么财政支出的波动性必然很大,在用款靠长官批条子的体制下,政府支出的稳定性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2)如果一国政府支出基本上是公民权力支出,那么政府可能会丧失对支出的调节权,因而也丧失了运用政府支出这一杠杆来调节经济的主动权。

五、赤字率=(政府开支—政府岁入)/GNP

六、原始赤字(也称非利息赤字)=非利息开支-总岁入

总赤字=原始赤字+利息支付

三、赤字决定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经济增长

四、原始赤字=非利息开支-总岁入

总赤字=原始赤字+利息支付

五、政府出现赤字,可供选择的政策:

1、财政向中央银行借贷,也称货币融资法,实质上是以发行货币的办法来弥补赤字。这会导致增发高能货币效应。

(1)向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债券

(2)先向公众发行债券,由中央银行购买回来

(3)直接责令中央银行透支

2、中央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也称债务融资法。避免眼前通货膨胀,却增加未来的债务。

七、货币融资法与债务融资法在效应上的差异:

(1)对货币发行量的不同效应;

(2)对投资的不同效应;

(3)对价格水平的不同效应。

八、高能货币,也称货币基础,即公众持有的政府的货币性净负债。

九、公债,是由于政府向个人、公司、社会事业单位及他国政府借款而产生的。

十、李嘉图等效,指政府负储蓄(即赤字)的增加被抵消了,国民储蓄水平并没有改变。

十一、李嘉图等效原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债务自身的逻辑推理,这可从私人的行为来加以说明。一个人借款是为了在时间上重新安排开支,若借款和经常性支付等效,那这样就没有必要了。在惯例上,借款自身的目的在于从时间的角度上调整开支的先后安排。政府亦如其代表的公民,其借款也出于类似的原因。假如公债和征税的作用是相等的,那么公债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十二、税收和公债的区别:

(1)   就税收来说,只存在着一种体现在财政过程中的可能的“交换”;这种交换以政府为中介,在作为纳税者的个人和因政府开支计划受益的个人之间实现的。

(2)在于政治上所决定的、由政府开支的需要所引起的债务归属时间上的不同。

十三、自动伸缩理论,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推崇,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可借着“竞争秩序”之下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对于景气循环变动则可以借助与定律的法律予以消除,而不必经由官方当局的随意裁定。

十四、随意裁定理论,为勒纳所提倡,他认为预算政策所涉及的公共支出、税收、公债收入、偿债、货币之发行与回笼等措施,应该依据它们对经济的效果如何来决定,而不是根据任何已经建立的法则来衡量其是否健全。

十五、不偏一隅的折衷理论,萨缪尔森提出,认为一味以赋税之增加或减少来抵消额外支出或预算盈余,从而将可用的赋税政策均予使用,则无异以赋税为经济政策的唯一法宝。

十六、财政原则复归需要采取的两个步骤:

(1)要确立一个有意义的平衡预算的宪法准则;

(2)把凯恩斯的破坏预算平衡的理论颠倒过啦;

(3)需指定一个货币法规来保证平衡预算的实现。

十七、有效平衡预算宪法准则的特征:

(1)它必须较为简单移动,能够被公众领会;

(2)一个有效的准则必须具有划分是否遵循或违反准则的标准界线,并且容易辨别;

(3)财政准则必须反映和表达全体公民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信奉准则的规定的各项条款,并在某种意义上被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


关键字:
上一篇: 5722公共经济学考点资料9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