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试述汉字简化采用的三种主要方法。
1.用本字代替分化出来的繁体字。
2.用古今字中的古字代替后出的今字。
3.选用通假字、异体字中笔画较少的字代替笔画较多的字。
4.把草书楷化。
(2)试论“六书”的理论内涵。
1.六书,是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就是按照实物的外形特征,用线条或笔画把它描画出来。
3.指事,当遇到抽象得无可描摹的事物时,人类只好使用一种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的符号来表示。
4.会意,有一些情况无法简单地使用象形字或指事字来表示,于是用两个或更多的单体字拼合起来,组合出新的意义。
5.形声,表示意义的形旁(义符)和表示读音的声旁(声符)组成的形声字。
6.转注,转注并非造字法,而是属于“用字法”。
7.假借,假借就是同音代替。
第七章
(1).试论“精耕细作”技术系统。
“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它是指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1.充分利用土地。
2.科学把握农时。
3.因地制宜的田间管理。
4.精选良种,合理栽培。
(2).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论、阴阳五行说和经络说。
1.整体论。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非常强调整体观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人体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阴阳五行说。中医认为,人体必须阴阳和合才能保持健康,如果阴阳的平衡协调被破坏,就会产生疾病。与阴阳说相伴,中国古代医学家同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药性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3.经络说。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连接表里上下、五脏六腑的组织系统。经络学说认为疾变的发生和传播是以经络为途径的,所以疾病的诊断可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变化为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经络来调理人体的技能,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第八章
(1)试述古代姓氏来源的六种类型。
1.以母亲名姓为姓氏。
2.以封国、采邑为姓氏。
3.以官爵职事为姓氏。
4.以居住地为姓氏。
5.以祖先族号、谥号货字为姓氏。
6.以少数民族姓氏的译音为姓氏。
(2)试述避讳的注重情况。
避讳主要有两大类:
1. 为国讳。或称为“公讳”,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其垄断,臣民再不许使用。
2. 为家讳。即子孙不能称呼父祖的名字,这也是尊祖敬宗的体现。
3. 长期以来,形成明确避讳的对象包括:(1).避讳再为君主名。(2).避君主庙讳。(3).避太子名。(4).避后妃名。(5).避皇后祖、父名。(6).避权贵名。(7).避乳子名。
4. 避讳的方法:改名换姓;改官名、辞官职;改地名;改古书;改物名; 空字、缺笔、拆字、合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