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经管类 - 0067财务管理学 - 浏览文章

正元教育自考复习解析财务管理要点29

2015/11/10 9:45:240人浏览0评论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

本节阐述的问题比较复杂,难点较多。学员应认真阅读教科书和学习参考资料,把握下列各问题: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和具体种类

概括地说,外汇风险是指因外汇汇率变动,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实行市场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无上下限的规定,现行汇率波动频繁,变化无常,使涉外企业的外汇风险不可避免,并日益加剧。

企业的外汇风险包括三种:

(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用某种外币结算的交易,在成交到收付款的过程中,由于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

交易风险的主要表现是:

(1)以信用方式购买或销售商品或劳务,而价格是用外币计算的,在货物装运或劳务提供后,而贷款或劳务费用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

(2)借入或借出外币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风险;

(3)在期汇交易中,由于期汇合同的远期汇率和到期日的即期汇率不一致,而使交易的一方按远期汇率取得(或支付)的货币数额多于或少于按即期汇率取得(或支付)的货币数额而发生的风险。

(二)会计折算风险

亦称会计翻译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设在国外的子公司在核算上是以东道国货币为计价单位,总公司在会计报表合并过程中,需要将各分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折算,以总公司所用计量货币来表示,以便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综合财务报告。会计折算风险是指在总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因汇率变动而使以外币计量的有关项目金额变动发生的风险。

(三)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对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收益变化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产品数量、价格与成本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而且收益变化的幅度的测定依据是汇率变动对企业预期现金流量的净现值的影响程度。经济风险是企业最重要的外汇风险。

二、影响外汇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货币内含或所代表的价值是确定汇率的基础,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汇率的变动,而引起外汇供求关系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的国际收支连续发生顺差,会导致外汇汇率下降和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相反,会致使外汇汇率的上升和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2.通货膨胀程度。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会使本国货币的汇价下跌和外汇汇率上升。通货膨胀率越高,其货币汇率下跌越剧烈。

3.利率水平。高利率水平促使国外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供不应求,该国货币汇率上浮;低利率水平则促使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

4.政府干预汇率政策。

三、汇率预测方法

(一)浮动汇率的预测

对浮动汇率的预测主要是通过分析、判断通货膨胀率、利率和远期汇率的变动情况后测定的。

1.根据利率变动进行预测。浮动的即期汇率会随两国的利率差别而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利率差别相同,但方向相反。

2.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进行预测汇率。通过通货膨胀率的变动预测汇率变动,预测期末汇率的基本公式为:

如用△表示某一时期货币的升值率或贬值率。

假设用Y0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期初即期汇率;Y1表示期末的即期汇率;P和D分别代表本国和某一外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表示某一时期货币的升值率或贬值率。

在通货膨胀率较低时,两国货币的升值率或贬值率大体上等于两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

3.根据期汇的溢价和折价进行预测。期汇的溢价和折价表示在期汇市场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期汇的改变可以作为预测浮动汇率下即汇的指标。

(二)固定汇率的预测

1.根据一国的重要经济指标,如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以及财政的物价补贴支出所反映的经济状况,可以预测汇率变动的时间和幅度。

2. 根据外汇储备状况、官方汇率与非官方汇率的差距变动进行预测。

3.根据政治体制的稳定状况进行预测。

四、外汇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是指企业针对外汇市场汇率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有效的方法减缓或消除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防范外汇风险的主要方法有:

1.即期外汇买卖。即期外汇买卖是指买卖外汇的双方按当天外汇市场的即期汇率成交,并在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利用即期外汇买卖消除外汇风险,应做到货款支付日期与外汇买卖的交割日期在同一天。

2.远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根据远期汇率和日期进行交割的交易。远期外汇交易的到期日可分为固定日交割和择期交割两种。

(1)固定日交割的远期外汇买卖。

(2)择期交割的远期外汇买卖。这是一种交割日不固定的远期外汇买卖,简称择期外汇买卖。择期外汇买卖是可在将来特定期限内的任何一天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3.货币掉期外汇买卖。货币掉期外汇买卖是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签订远期合同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远期汇率再卖出或买进外汇的交易方法,也就是即期与远期交易在方向上的对调。

4.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期权交易是在外汇期货买卖中,合同持有人(企业)具有执行或木执行合同的选择权利,即是否在合同期内按一定的汇率向另一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的权利。这种权利在合同期内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相应地,期权出售者,一般为银行,有义务根据购买者要求按照期权合同卖出或买进某种货币。

期权中包括的选择权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买进期权,一类是卖出期权。买权的购买者在支付费用后获得购买某种外汇的权利;卖权的购买者在支付费用后获得出售某种外汇的权利。

5.资产负债平衡法。资产负债平衡法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形成一个相同金额、有风险的资产和有风险的负债的资金反方向流动。

6.资金调度法。企业资金的灵活调度,也可以减少外汇风险,主要是提前收付或推迟收付,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的风险防范方法。

7.币种选择法。国际贸易收付中选择货币应遵循出口争取收硬币,进口争取用软币,以避免出口时货币贬值、少收人民币或进口时货币升值、多付人民币。目前看来,日元、德国马克为硬币,美元、港币等则为软币。在选择货币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五、外币折算和汇兑损益

(一)外币折算

把按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统一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过程叫外币折算。外币折算不同于外币兑换。

(二)汇兑损益的确认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同或所采用的折算率不同而产生的与账面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企业汇兑损益包括已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和未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两部分。企业外币存款、外币借款和以外币结算的往来款项实际增减变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折合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为已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按账面汇率折算的所有外币账户的账面记账本位币的余额,应按规定用期末汇率进行计算和调整,调整后的差额为未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

对汇兑损益的确认,历来有两种办法:

1.按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入账。

(1)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是由于实际发生的外币业务所引起的。

(2)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才能登记入账,未实际发生的损益不能入账。

2.把已实际发生的汇兑损益和可能发生的汇兑损益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三)汇兑损益的计算

企业计算汇兑损益有两种办法:

1.逐笔结算、逐笔结转法。即每发生一次外币业务,就计算一次汇兑损益。逐笔结转时,一般采用当日的外汇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年终或月末按外汇有关账户的余额和当日的市场汇率进行调整。

2.逐笔结算、集中结转法。即平时结汇按当日市场汇率核销应收、应付账款,年终或月末再将应收、应付账款按当日市场汇率进行调整,集中一次计算汇兑损益。

通过教科书中的例子可知,无论采用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计算汇兑损益,最终结果是相等的。

(四)汇兑损益的财务处理原则

从理论上或世界各国的实际做法来看,汇兑损益有三种处理方法:

(1)计入本期损益;(2)用递延方法处理;(3)直接计入股东权益。

我国财务制度规定了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是:

1.在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开办费,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平均转销。

2.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3.企业清算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

4. 企业收到投资者的出资额,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算记账本位币差额,列入资本公积金。

5.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