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经管类 - 0321中国文化概论(选修) - 浏览文章

00321自考小抄:中国文化概论_复习必看8

2016/5/26 16:23:580人浏览0评论

一.   简答题。

1.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成为统一的、整体的文化?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A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B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直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2.       中国地理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A广大地域形成“大一统”即“天下”的观念。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断冲突,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局面。

C中国的地域辽阔,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3.       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

     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第三方面因素是稳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是第方面因素。

4.       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作用?)

     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经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5.       分封制的实施有哪些特点和意义?

     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6.       魏晋南北朝时间的文化大势有什么特点?

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共393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其文化大势约有如下数端:

     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出现,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

     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7.       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寺院、僧徒、出家,改变了中国当时固有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A.敦煌石窟、寺庙建筑中的雕塑等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B.佛教绘像影响了中国文人画。C.佛理影响诗歌的内容,促使新文学体裁产生。D.佛经的翻译促进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E.佛教节日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佛教哲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

     佛教的传入,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