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文学类 - 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 浏览文章

自考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总结7

2016/5/26 17:25:180人浏览0评论

范长江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奠定范长江在新闻史上地位的是两部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 

19357月,他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深入西北地区进行历时一年的考察,期间撰写了大量通讯,深入细致地描写了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生活的疾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等,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这些作品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后来报馆将这些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立即畅销,在几个月内连续再版7次。 

1936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不顾个人安危,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深入西安采访了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写成《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在国内第一次披露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中共领导人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介绍了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他又发表《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文章,收入通讯集《塞上行》。 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前线,采写了大量通讯;后来还发起创办“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和“国际新闻社”。

1939年,范长江经周恩来介绍入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 

范长江以其出色的新闻业务和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成为我国新闻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表彰新闻记者的最高奖项。

 

斯诺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是进入陕北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1928年秋来到中国,曾报道“松沪抗战”、“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打破了国民党多年的封锁,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共领导人、工农红军、陕北边区的情况,传播了中共对时局的看法和主张,轰动中外。他还曾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翻译左翼作家作品。后两次重访中国,著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倾注了心血。

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成为了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的纪念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40年春天,延安广播创建之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时期。在周恩来负责指导下,中央军委三局九分队的同志克服了广播发动机、发电、天线等重重困难,群策群力,终于在19401230号诞生了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

延安新华广播1940年正式试播,呼号为XNCR。当时属于新华社的口语广播部门。1943年由于发射机故障,器材无法解决,不得不暂停播音,1945年恢复。

内容:①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接房》周刊重要论文、圈内外重要新闻、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等。

      ②有一位日本女同志用日语播音,揭露日本罪行,在瓦解敌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意义:①加强了共产党童根据地群众的联系,并且把共产党的声音传到国统区去。

      ②其播音在国统区收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国民党对其十分仇视,每天指定人收听记录,并企图破坏。

      ③延安广播台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

      ④延安台把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向全国各地,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


关键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