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计算机软件组成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解释型程序、编译型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维护软件
2、应用软件:文字 图形 表格等等
备注:语言处理程序按其处理方式 分为解释型程序、编译型程序。前者对源程序的处理采用边解释边执行,不形成目标程序,后者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再执行。
◆、网络可以分为 通信子网 和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专门负责通信的计算机和高速通信线路等组成,负责为全网提供主机间的通信链路以及信息传输工作,实现计算机系统间的互联。
资源子网:提供网络访问和数据处理能力,使网上用户能够享受资源网上的软件、硬件和数据。
◆、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7层)、以太网协议、TCP/IP(4层)
网络洗衣是一种用于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一门大家都公认并必须遵守执行的共同语言。
OSI参考模型(7层):P47图
TCP/IP(4层) P48 图
◆、网络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 城域网WAN 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结构简单,稳定好,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瘫痪
总线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扩充,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缺点,一旦总线的某一点出现问题,整个网络瘫痪
环型结构:简化路径选择,某个结点故障不影响其他,缺点结点过多,影响速率
◆、网络互联设备:
中继器(放大信号)
集线器、(放大信号)
网桥 用于两个同类型局域网连接
交换机
路由器
◆、数据库系统发展: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阶段
◆、关系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ACCESS主要特点:
操作简单
数据对象丰富
数据转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