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四川成人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串讲 - 经管类 - 0067财务管理学 - 浏览文章

正元教育自考复习解析财务管理要点7

2015/11/9 15:37:070人浏览0评论

第五节  借入资金的筹集

一、借入资金又称负债资金,是指企业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单位等吸收的资金,它反映债权人的权益。借入资金筹资又称债权性筹资,其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

二、银行借款按期限长短,可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按其用途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研开发借款。

短期借款按其用途主要有:生产周转借款;临时借款。

对借款信用条件和实际利率问题要着重加以研究。向银行借款往往要附带一些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有:补偿性余额;信用额度;周转信用协议。要理解每一种信用条件的内容。银行借款的实际利率同信用条件有很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的借款往往具有不同的信用条件,企业实际承担的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上的借款利率(名义利率)就可能不一致。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按复利计息;有的在一年内分次按复利计息;有的以贴现的方法计息(即贷款时银行先把利息扣下);有的是单利贷款,但要求有补偿性余额,因此要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

(1) 复利率折算为实际单利利率;

(2) 一年内分次计息的复利率折算为实际年单利利率;

(3) 贴现率折算为实际借款年利率;

(4) 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的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要掌握每一种折算的计算公式。此外,还应掌握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三、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通常称为公司债券。持券人可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持券人对企业的经营盈亏不承担责任。在西方,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非主权资金的主要方式。我国企业近年来开始陆续采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通常用于追加经营资金。

(一)债券亦可按不同标志进行分类:按有无抵押品,分为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或称有担保债券和无担保债券;按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二)债券发行的程序、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都应掌握。决定债券价格的因素为:债券面值;债券利率;市场利率;债券到期日。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方法有:市场利率与债券利率一致,等价发行;市场利率高于债券利率,折价发行;市场利率低于债券利率,溢价发行。

(三)国务院1993年8月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人大常委会1993年12月通过的《公司》的第五章,对企业在境内发行债券作了规范作的规定。企业发行债券需经各级人民银行和计划主管部门审批,此外,关于债券总面额、票面利率、资金用途,债券转让等还有一些规定。

四、租赁是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交易行为。企业资产的租赁按其性质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

(一)经营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向承租单位在短期内提供设备,并提供维修、保养、人员培训等的一种服务性业务。经营性租赁也有一定的短期筹资作用,与企业筹资直接有关的则是融资性租赁。

(二)融资性租赁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较长的契约或合同期内提供给承租单位使用的信用业务。它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新方式。

应了解租赁的程序、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以及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对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应着重理解决定融资租赁每期租金的因素,主要有:设备原价、预计设备残值、利息、租赁手续费、租赁期限。通常是先根据以上因素计算出租金经,然后再确定每月的租金。

五、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贷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正日益广泛推行,成为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一种方式。但是如发生无商品交易行为的商业信用,或不遵守结算纪律而长期拖欠,则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商业信用的方式主要有应付账款、商业汇票、票据贴现、预收货款几种。每一种方式的处理程序及其对企业资金供应的影响。

各种筹资方式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如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在筹集资金时,应该权衡这些筹资方式的经济性质和相应的经济利益问题,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第六节  资金成本

一、资金成本就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它包括资金占有费和资金筹集费。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后者即资金成本率,但通常也通称为资金成本。

(一)资金成本的性质:

(1)资金成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必然结果。

(2)资金成本具有一般产品成本的基本属性,即同为资金耗费,但又不同于账面成本,而属于预测成本,而且相当一部分并不从营业收入中扣除。

(3)资金成本的基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但通常还包括投资风险价值、物价变动因素。

(二)资金成本的作用表现为:

(1)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

(2)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标准;

(3)资金成本可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最低尺度。

二、各种不同的资金来源,其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都不一样。

(1)长期债券成本率

(2)优先股成本率

(3)普通股成本率

(4)留用利润成本率

三、了解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含义及计算,并利用资金成本确定资金结构方案:

(一)资金结构同资金成本的关系

综合资金成本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个别资金成本率这一因素以外,还取决于各种资金来源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这一因素。就一般情况而言,长期债券的资金成本率最低,而普通股成本率则最高。如果企业将其资金结构中长期债券的比重提高到一定程序,既不明显增加债券成本率,对普通股的成本率也不会发生多大影响,这样就可能降低综合的资金成本率,因而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企业长期债券的增加超过了一定限度,债券在全部资金中比重增大,债券和普通股的风险都会增加,两者的资金成本率也都会提高,企业综合成本率也就要随之提高。正是因为超过了一定限度,最便宜的资金来源(长期债券),就成为最不经济的了。

由此可见,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安排应该适当,企业资金结构的确定应该合理。

(二)不同资金结合方案资金成本的比较

如何选择最理想的资金结构呢?通常可采取测定不同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的办法来加以选择。其程序如下:

①计算计划年初的综合资金成本;

②计算拟采取的不同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

③分析不同方案综合资金成本高低的原因,选择最经济的资金结构。

网友评论